近日,走进慈利县高桥镇政府培训中心,远远就看见培训场地一片繁忙,机器声、电流声、敲打声和歌声组成一阵优美旋律,时不时的火星四溅,一看才知道原来这里举行电焊工培训。
为搞好高桥镇贫困劳动力的转移就业,提高他们的就业创业技能,最终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的目标,根据市场前景和贫困劳动力的意愿,慈利信息工程学校组织精干力量,开展了电焊工培训。

作为民盟盟员的饶海洲校长多次亲自下乡,探索培训新模式。一是成立班委会,制订班规,选好班长配合班主任和专业课老师的日常管理;二是对任课教师科学搭配;三是争对建档立卡的学员扶贫送技必先树志,鼓励他们要有信心,为日后早日脱贫致富顺力就业打好坚实基础。
学员们纷纷表示,此次培训虽然时间长,但老师教的认真,教法新颖独特希望以后多举办类似的培训。
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,通过此次对贫困劳动力的培训,他们的就业技能得到进一步提高,解决他们无技能就业难的问题。饶海洲能从农民工的实际出发,把枯燥的培训进行科学设计,加入学生自治和快乐学习元素,不仅使学员的学习积极性明显提升,还为全县树立了一个农民工培训的新典范,探索出了一套新时代农民工技能培训的新模式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