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专业名称及代码
1.专业代码:(660303)
2.专业名称: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
二、入学要求与基本学制
1.入学要求:应届初中毕业生
2.基本学制:全日制,三年
3.办学层次:中职,中级技能
三、培养目标
本专业主要面向工业机器人制造、集成与终端应用企业以及机电一体化、自动化应用型企业,培养工业机器人及相关一线岗位的中级技能人才。
要求:具有积极的人生态度、良好的行为习惯、健康的心理素质、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较扎实的文化及专业基础知识;具有获取新知识、新技能的意识和基本能力,能通过自主学习适应不断变化的岗位需求;熟悉企业生产流程,具有安全生产意识,能严格按照行业及企业安全工作规程进行操作,遵守各项工艺规程,重视环境保护;掌握工业机器人基本操作、基础应用示教编程及工作站基础应用调试技能,掌握典型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基础安装、调试技能;能够独立从事工业机器人工作站操作与调试、维护及基础应用示教编程岗位工作,能够独立从事典型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操作、安装、基础调试与维护岗位工作。
四、职业规划
(一)就业岗位群
1、初级就业岗位群:工业机器人工作站操作与调试员、机电设备电气安装与调试员、机电设备操作与维护员
2、发展就业岗位群:工业机器人应用编程调试员、工业机器人初级维修员、机电设备初级维修员、初级PLC编程员
3、高级就业岗位群:工业机器人应用系统PLC编程员、机电系统维修员、机器人应用集成工程师助理、机器人应用工装设计员、机器人设备销售员、机器人系统售后服务工程师
(二)职业资格
1、应取得的职业技能证书(二选一):
(1)工业机器人操作调试员(中级,机械工业技能鉴定中心,待定)
(2)维修电工职业技能证书(中级,人社部)
2、有条件的学生可取得的职业技能证书:
(1)数控加工职业资格证书(数车/数铣,中级,人社部)
(2)焊接职业技能证书(中级、人社部)
(3)装配钳工职业技能证书(中级、人社部)
(三)继续学习专业
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(高职,高技)、机电技术应用(高职,高技)、电气自动化技术(高职,高技)
五、人才培养规格
(一)专业能力
1、熟悉本专业所面向职业岗位群的基本工作内容及工作流程,能正确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,并按环境要求准备个人劳动保护用品;
2、会使用和查阅机械加工与电气控制行业的各种技术资料及行业标准;
3、能用行业术语、文化与同事和客户 沟通交流;
4、能运用机械制图的知识,按照国家标准,识读中等复杂机械零件图样、简单装配图样和电气图样,能运用二维CAD软件调用、识读、修改中等复杂程度机械图样;
5、具备钳工操作的基础能力和机械拆装的基础技能;
6、能按照质量控制流程和标准,正确使用常规测量工具,对机电产品进行质量检测,并按照技术规范填写质检报告;
7、能运用维修电工的基础知识,进行简单的电路分析和电气测量;能正确选用常用电工仪表,具备电工操作的基础技能;
8、能运用液压和气压传动的基础知识,识读中等复杂液压、气动系统图,对典型液压和气动回路进行初级安装、调试和维护;
9、能操作与维护PLC控制的典型机电设备,能识读典型机电设备的初等难度的PLC控制程序;
10、能完成工业机器人及其作业单元的电气安装、调试、运行和维护;能够对工作站运行的常见故障进行初步的诊断与初级故障的排除;
11、能安装、调试工业机器人常用辅具,基本能看懂机器人及工作单元的操作手册;
12、根据作业对象完成工业机器人工作站的示教编程与调试,能识读工业机器人工作单元程序并进行简单的功能修改。
(二)方法能力
1、能应用计算机、网络等进行学习、提取信息、获取新知识;
2、能在学习和工作中及时发现问题、分析问题并进行归纳总结;
3、能主动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,在实践中不断学习新知识、新技能;
4、能按工作任务要求,应用所学知识提出工作方案、完成工作任务;
5、能对工作过程和产品质量进行自我控制和管理,并进行工作评价;
6、能独立选择并正确使用常规检具、工具完成工作任务;
7、能有意识使用行业标准、企业标准完成任务、解决应用问题。
(三)社会能力(综合素质)
1、热爱本职工作,能吃苦耐劳,有较高的团队合作意识;
2、具有积极的人生态度、强烈的责任感和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;
3、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识以及依法办事的自觉性;
4、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,良好的职业道德,爱岗敬业;
5、严格执行企业规章、规范、标准、工艺文件和安全操作规程;
6、具有高度的安全意识、环境保护及职业卫生意识;
7、爱护设备及作业器具,着装整洁,能文明生产;
8、具有一定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、沟通协调能力;
9、具有较强的进取精神,能刻苦钻研专业技术,终身坚持学习;
10、具有竞争意识和创新精神,勇于接受挑战。
六、课程安排
(一)课程设置和要求
1、公共基础课
公共基础课对职业学校的学生的素质培养和职业发展而言,非常重要,但是,也是教学的难点,因为,这些学生对这些课程往往没有学习兴趣。所以,公共基础课程一定要在教学内容的选择、教学模式的设计、教学活动的设计以及考核形式上下功夫,围绕“服务专业、服务就业,激发兴趣、突出应用”进行课程设计。主要课程及课时安排见下表。
序号 |
课程名称 |
教学目标、主要教学内容 |
参考学时 |
1 |
语文 |
依据德育等公共课课程标准开设 |
144 |
2 |
应用数学 |
72 |
3 |
实用英语 |
72 |
4 |
计算机应用基础 |
144 |
5 |
体育 |
144 |
6 |
德育 |
144 |
7 |
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 |
36 |
8 |
其他 |
机动 |
18 |
9 |
普通话 |
|
36 |
10 |
劳动法 |
自选 |
36 |
11 |
生产管理 |
自选 |
36 |
合 计 |
882 |
2、专业认知课
专业认知课是AITUD(爱它得)工业机器人专业(方向)创新的课程,专门针对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、结合本专业特点开设,所有认知课程都在第一学年开设,都采取“做中学、学中做”的教学模式,学习理论知识不是主要目的,“体验应用、通过应用体验背后的知识,感性理解专业、培养学生对专业的兴趣”是主要目的,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。
序号 |
课程名称 |
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|
参考学时 |
1 |
新生入学教育与专业认知 |
共有三天时间,包含专业认知和学校认知两部分,以实践体验和活动为主要形式。其中,专业认知包含:公共基础技能训练、专业基础技能训练和专业技能训练,以学生参观、听讲座、动手、实践为主,辅以少量的理论教学;学校认知则围绕素质教育课程、学校管理与规范教育和各种主题,开展各种形式的主题班会等活动,通过这种教育方式让学生了解学校、了解专业,培养对学校、专业的感情。有条件的学校可延长至一周甚至更长时间。 |
18-36 |
2 |
服务机器人体验与实践 |
以服务机器人—智能小车为载体,按照“玩中学、学中玩”的教学模式,让学生在玩服务机器人的过程中,体验服务机器人的系统构成、系统应用,对单片机、电机、传感器、编程、决策乃至智能科技等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。
学习单片机知识、传感器知识、编程技巧等不是本课程的主要目的,通过服务机器人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对科技、对学习的兴趣是主要目的。 |
72 |
3 |
自动化生产线认知与操作 |
以机电液综合自动化生产线和自动上板机为载体,按照“找一找、想一想、讲一讲、议一议、填一填、拆一拆、装一装、学一学、练一练”的教学模式,让学生在开展专业课程学习之前,先对机电一体化、自动化技术的应用——自动生产线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,对机器人专业涉及的技术、应用、岗位有初步的认识,为后续课程学习铺垫。这里的认知以实践为核心,而不是以简单的观摩为主,只要通过第一手的实践体验,才能真正有体会,真正激发学生的兴趣。 |
60 |
4 |
工业机器人认知与操作 |
以工业机器人基础应用工作站为载体,按照“找一找、想一想、讲一讲、议一议、填一填、动一动、学一学、练一练”的教学模式,让学生在开展专业课程教学之前,对工业机器人的构成、工作原理、应用有初步的感性认识,为后续课程开设铺垫。 |
60 |
合 计 |
210 |
3、专业基础课
序号 |
课程名称 |
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|
参考学时 |
1 |
机械制图 |
(1)熟悉机械制图国家标准和基本检索方法;
(2)掌握机械制图的一般技巧与方法;
(3)能够手工绘制简单的机械零件图,能够根据简单的实物模型测绘零件图,并进行标注;
(4)掌握零件图和简单装配图的基本识读方法,能够识读中等复杂程度机械零件图和简单装配图。 |
108 |
2 |
机械基础 |
(1)结合机电液综合自动化生产线和机器人的机械机构,学习并掌握机械传动的分类;
(2)了解常见机械传动形式,如:螺纹连接、齿轮传动、带传动、链传动等的类型、组成、应用特点和工作过程;
(3)了解轮系的分类与计算方法,了解轴系的分类、应用特点,了解轴系的支撑方式,轴承的应用特点、使用要求;
(4)了解常用平面机构、凸轮机构的结构、特点及基本形式。 |
72 |
3 |
电工基础 |
(1)熟悉安全用电常识,掌握用电事故应急处理的基本方法;
(2)掌握交、直流电路的基础知识,能够识别常用的电工器件、电工器件图,能够对电路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测试;
(3)掌握简单的电子基础知识,能够识别常用的半导体二极管、三极管,能够进行简单电路的分析与测试;(能够进行简单的电子焊接)
(3)掌握常用电工仪器、仪表的使用技术。 |
108 |
4 |
计算机CAD绘图 |
(1)以二维AUTOCAD软件为学习载体;
(2)能使用该软件进行二维绘图与编辑、图块与其属性设置、文本标注、尺寸标注、绘图信息查询以及布局和打印输出等
(3)能够使用计算机设备与AutoCAD软件绘制简单的机械图样;
(4)能够对已经绘制的机械图样进行查阅、修改、打印等。 |
72 |
5 |
液压与气动技术 |
(1)掌握液压、气动的基础知识,熟悉液压、气动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各元件的基本结构、工作过程和使用要求;
(2)掌握液压、气动基本回路的相关知识,能够识读和分析中等复杂液压、气动系统图;
(3)能够识别常用的液压、气压器件,并能够按照电气图要求正确安装、调试线路;
(4)初步能够会运用典型液压、气动回路和PLC的相关知识,构建简单的联动控制系统,能够完成线路安装、调试与简单的PLC编程。 |
54 |
6 |
传感与检测技术 |
(1)了解常用传感与检测元件的种类和使用方法,理解传感器及其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;
(2)能正确选用、安装及调整常用传感器和检测元件,能够应用传感与检测技术、PLC编程实现简单的自动控制功能。 |
36 |
7 |
公差配合与精度测量 |
(1)以典型机械零件为被测对象,将公差、极限、配合及测量的知识点融入测量任务之中;
(2)掌握常用公差的基本概念、标注方法;
(3)能够识读中等复杂零件图的加工精度信息,掌握利用常用的机械设计手册查阅精度资料的基本方法;
(4)能使用常用的测量工具,根据图纸要求,完成对精度精度的检测,并填写质检报告;
(5)能根据图纸要求,按照工艺要求完成中等复杂机械部件的拆装。 |
36 |
合 计 |
486 |
4、专业核心课
序号 |
课程名称 |
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|
参考学时 |
1 |
维修电工 |
(1)能够独立选用低压电器及电工材料进行照明电路、动力电源线路的安装、调试与维修;
(2)能够完成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电路的安装、调试与维修;
(3)能够完成简单二极管三极管电子线路的焊接、调试与维修;
(4)能够完成继电器、接触器控制线路的装调与维修;能够完成机床电气控制电路维修
(5)能够完成基本电子电路装调维修
(6)能够识读所有以上线路的电子、电器元件、电气符号、电气原理图,能够安全用电,能够正确、熟练使用基本电工、电子工具及仪表仪器。 |
90 |
2 |
自动化生产单元设备操作与PLC编程 |
(1)以机电液综合自动化生产线及其独立工作单元为载体,学习PLC及PLC应用系统的系统构成、操作、编程、控制、调试等;
(2)能够独立搭建PLC编程系统,并进行编程、程序下载与运行、程序调试等;
(3)能够利用PLC编程实现对地轨、上板机实现控制,并进行报警、指示等;
(4)能够读懂以上任务的电气原理图、识别相关电气器件、能够进行电气线路安装与调试;
(5)通过以上任务的设施,掌握PLC的系统结构、PLC基础编程指令,了解传感器、液压设备及控制线路的使用方法、自动化系统的工作流程等。 |
108 |
3 |
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 |
(1)以工业机器人基础应用工作站及仿真实训台为为载体,学习工业机器人的系统构成、基础理论知识、基本操作、示教编程、调试等;
(2)能够准确理解工业机器人坐标系的基本概念,能够对工业机器人进行标定、常规保养处理等;
(3)能够熟练使用示教器对机器人进行操作,能够对常见的典型应用(涂鸦绘画、搬运装配、轨迹跟踪(辐射打磨、抛光、喷涂、点胶)、车床上下料、)进行示教编程;
(4)能够根据应用对机器人传感器的参数进行调整,并能够基于传感器进行示教编程;
(5)能够初步理解各种典型应用的系统构成、工作流程、基础工艺特征、编程特征等;
(6)能够读懂电气原理图、并在此基础上对机器人实现编程控制; |
144 |
4 |
工业机器人基础装调与维护 |
(1)以工业机器人基础应用工作站为载体,系统学习工业机器人电气构成、I/O接口、外围设备及传感器电气安装与调试等
(2)能够读懂工业机器人电气原理图,能够根据图纸分析气路控制流程、电气线路控制流程;
(3)熟悉工业机器人工作站机械及电气装调技术规范,能够进行外围简单机械装置及电气的安装与调试;
(4)能对常用传感器进行参数调整
(5)能通过示教编程对机器人工作站进行功能测试。 |
54 |
5 |
自动化生产单元设备装调 |
(1)以独立的自动上板机和码垛机工作单元为载体,训练自动化设备的安装与调试技能。
(2)能够读懂设备电气控制原理图,理清PLC控制逻辑和I/O地址分配;能够分析每个传感器的用途和控制逻辑
(3)能够检查、分析液压装置、链传动装置、电机、减速机、升降机等各种传动装置的工作原理以及整个设备的工作流程;
(4)能够通过必要的简单数值计算和PLC编程让自动上板机和码垛机完成简单的工作任务,工作任务符合要求。 |
90 |
6 |
工业机器人典型应用编程与装调1(数控) |
(1)以数控车床工业机器人上下料工作站为载体,学习典型应用工作站的装调与工艺编程。
(2)认识数控车床结构、系统组成,能够完成基本的数控操作;
(3)能够完成简单机械零件的数控车削编程与加工,了解数控车削加工的简单工艺流程;
(4)能够分析数控车床工业机器人上下料应用工作站的工作流程,能够读懂电气控制原理图,能够分析清楚工业机器人与PLC协作工作的机制,能够完成简单的上下料工艺编程。
(5)了解机器人本体安装工艺,能够按照工艺要求规范拆装数控车削上下料手爪,装调手爪电气;能够按照工艺要求安装、调试配套上下料配套设施,包括上料料仓、下料料仓、视觉检测装置和电气;
(6)能够对机器人工作站进行功能调试;并能够对工作站进行日常维护。 |
108 |
7 |
工业机器人典型应用编程与装调2(焊接或其他) |
(1)以焊接机器人工作站(或其他应用工作站,这里以焊接工作站为例)为载体,学习典型应用工作站的工艺编程与装调。
(2)简要学习焊接技术基础及基础工艺;
(3)能够分析该应用工作站的工作流程,能够读懂电气控制原理图,能够分析清楚工业机器人与PLC协作工作的机制,能够完成简单的焊接工艺编程。
(4)了解机器人本体安装工艺,能够按照工艺要求规范拆装焊枪,装调焊枪及电气;能够按照工艺要求安装、调试焊接工装夹具、变位机等设施、PLC及电气;
(5)能够对机器人焊接工作站进行功能调试;并能够对工作站进行日常维护。 |
108 |
合 计 |
702 |
5、综合实训课
序号 |
课程名称 |
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|
参考学时 |
1 |
军训 |
|
36 |
2 |
金工实训 |
|
60 |
3
二选一 |
维修电工考证训练 |
|
90 |
工业机器人操作工考证训练 |
|
90 |
4 |
社会实践 |
|
108 |
5 |
顶岗实习 |
|
600 |
合 计 |
894 |
|
|
|
|
|
|
|
(二)教学计划表
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维护专业教学计划表(信息工程学校) |
|
序号 |
课程名称 |
教学时数 |
周学时安排 |
备注 |
厚载负责课时 |
厚载负责课数 |
|
总计 |
理论 |
实践 |
一体化 |
一学期 |
二学期 |
三学期 |
四学期 |
五学期 |
六学期 |
|
一、 |
公共课 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1 |
语文 |
144 |
144 |
|
|
36 |
36 |
36 |
36 |
|
|
1、学校负责教学 2、根据学校师资情况确定课程 |
|
|
|
2 |
应用数学 |
72 |
72 |
|
|
36 |
36 |
|
|
|
|
|
|
|
3 |
实用英语 |
72 |
72 |
|
|
36 |
36 |
|
|
|
|
|
|
|
4 |
计算机应用基础 |
144 |
144 |
|
|
72 |
72 |
|
|
|
|
|
|
|
5 |
体育 |
144 |
|
144 |
|
36 |
36 |
36 |
36 |
|
|
|
|
|
6 |
德育 |
144 |
144 |
|
|
36 |
36 |
36 |
36 |
|
|
|
|
|
7 |
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 |
36 |
36 |
|
|
|
|
|
36 |
|
|
|
|
|
8 |
其他 |
18 |
18 |
|
|
|
|
|
18 |
|
|
|
|
|
9 |
普通话 |
36 |
36 |
|
|
|
|
|
|
36 |
|
|
|
|
10 |
劳动法 |
36 |
36 |
|
|
|
|
|
|
36 |
|
|
|
|
11 |
生产管理 |
36 |
36 |
|
|
|
|
|
|
36 |
|
|
|
|
小计 |
882 |
738 |
144 |
0 |
252 |
252 |
108 |
162 |
108 |
|
|
|
|
|
二、 |
专业认知课 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0 |
新生入学教育与专业认知 |
36 |
|
|
36 |
36 |
|
|
|
|
|
厚载指导 |
36 |
1 |
|
1 |
服务机器人体验与实践 |
72 |
|
|
72 |
72 |
|
|
|
|
|
厚载负责 |
72 |
1 |
|
2 |
自动化生产线认知与操作 |
60 |
|
|
60 |
|
60 |
|
|
|
|
60 |
1 |
|
3 |
工业机器人认知与操作 |
60 |
|
|
60 |
|
60 |
|
|
|
|
60 |
1 |
|
小计 |
228 |
0 |
0 |
228 |
108 |
120 |
0 |
0 |
0 |
0 |
|
|
|
|
三、 |
专业基础课 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1 |
机械制图 |
90 |
54 |
36 |
|
90 |
|
|
|
|
|
1、学校负责教学 2、根据学校师资情况确定课程 |
|
|
|
2 |
机械基础(突出机器人结构) |
72 |
48 |
|
24 |
|
72 |
|
|
|
|
|
|
|
3 |
电工基础 |
90 |
54 |
|
36 |
90 |
|
|
|
|
|
|
|
|
4 |
计算机CAD绘图 |
72 |
|
|
72 |
|
72 |
|
|
|
|
|
|
|
5 |
液压与气动技术 |
54 |
30 |
|
24 |
|
|
54 |
|
|
|
|
|
|
6 |
传感与检测技术 |
36 |
18 |
|
18 |
|
|
36 |
|
|
|
|
|
|
7 |
公差配合与精度测量 |
36 |
|
|
36 |
36 |
|
|
|
|
|
厚载指导 |
|
|
|
小计 |
450 |
204 |
36 |
210 |
216 |
144 |
90 |
0 |
|
|
|
|
|
|
四、 |
专业核心课程 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1 |
维修电工 |
90 |
36 |
54 |
|
|
|
90 |
|
|
|
厚载指导 |
|
|
|
2 |
自动化生产单元设备操作与PLC编程 |
108 |
|
|
108 |
|
|
108 |
|
|
|
厚载负责 |
108 |
1 |
|
3 |
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 |
144 |
|
|
144 |
|
|
144 |
|
|
|
144 |
1 |
|
4 |
工业机器人基础装调与维护 |
54 |
|
|
54 |
|
|
|
54 |
|
|
54 |
1 |
|
5 |
自动化生产单元设备装调 |
90 |
|
|
90 |
|
|
|
90 |
|
|
90 |
1 |
|
6 |
工业机器人典型应用编程与装调1(数控) |
108 |
|
|
108 |
|
|
|
108 |
|
|
108 |
1 |
|
7 |
工业机器人典型应用编程与装调2(焊接或其他) |
108 |
|
|
108 |
|
|
|
108 |
|
|
108 |
1 |
|
8 |
焊接技术基础 |
108 |
54 |
54 |
|
|
|
|
|
108 |
|
名义安排 实际不执行 |
|
|
|
9 |
机器人视觉 |
72 |
36 |
36 |
|
|
|
|
|
72 |
|
|
|
|
10 |
数控编程与加工 |
144 |
|
|
144 |
|
|
|
|
144 |
|
|
|
|
小计 |
1026 |
126 |
144 |
756 |
0 |
0 |
342 |
360 |
, 324 |
0 |
|
|
|
|
五、 |
综合实训 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1 |
军训 |
36 |
|
36 |
|
36 |
|
|
|
|
|
|
|
|
|
2 |
金工实训 |
60 |
|
60 |
|
|
60 |
|
|
|
|
|
|
|
|
3 二选一 |
维修电工考证训练 |
90 |
|
90 |
|
|
|
|
90 |
|
|
学校负责 |
|
|
|
工业机器人操作工考证训练 |
90 |
|
90 |
|
|
|
|
90 |
|
|
厚载负责 |
90 |
1 |
|
4 |
社会实践 |
108 |
|
108 |
|
|
|
|
|
108 |
|
|
|
|
|
6 |
顶岗实习 |
600 |
|
600 |
|
|
|
|
|
|
600 |
|
|
|
|
小计 |
894 |
0 |
894 |
0 |
36 |
60 |
0 |
90 |
108 |
600 |
|
|
|
|
总计 |
3480 |
1068 |
1218 |
1194 |
612 |
576 |
540 |
612 |
540 |
600 |
|
930 |
11 |
|
|
100% |
31% |
35% |
34% |
|
|
|
|
|
|
|
27% |
|
|
备注: 1、每学期按18个教学周计算,每周按7节*5天=35节计算,则每学期共计630个学时; 2、厚载负责的课程均采用一体化模式,每次排课最少4节连排; 3、鉴于形势,本教学计划按照在校五学期制定,但第五学期的教学工作厚载不承担 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